1.学院概况
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前身可以追溯到抗战时期延安自然科学院的生物系。1986年恢复建系,2002年组建为学院。学院恢复重建以来,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现设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园林等3个普通本科专业,拥有生物学、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学科教学(生物)、生物与医药两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已形成多层次、多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重建以来,累计培养学生3000余人,多数已成为单位的教学、科研、管理骨干或学术带头人。近年来,学院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先后荣获“陕西省创优评差先进单位”“陕西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陕西高校教学管理先进集体”等称号,2016年获批为“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2018年学院教工党支部荣获“陕西省高校样板党支部”,2019年荣获教育部“全国样板党支部”。
2013年获批为陕西省生命科学实验示范中心,2019年获批陕西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陕西省专业综合改革建设点、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生物技术专业、园林专业分别为陕西省和延安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依托学院,建有“陕西省红枣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区域生物资源保育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塞区生态农业科技创新示范站”3个省级科研平台;“资源药物研究与利用”陕西省(科技厅)重点科技创新团队1个,“陕北地区特色作物提质增效创新团队”“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创新团队”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教育厅)2个。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08名,其中专任教师90名(硕士生导师62名)。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38名,具有博士学位者75名,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83.33%。专任教师中有26人次先后荣获全国模范教师、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优秀教师、陕西省先进工作者、陕西省师德标兵、宝钢教育奖、陕西省优秀青年教师、陕西省青年科技奖、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陕西青年科技新星、陕西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等多项荣誉称号,生物科学专业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2018年生态环境创新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010年以来,学院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建设,承担了国家、省、市有关科研项目3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6项。荣获厅局级以上科研奖励70余项,其中省部级科技奖11项。出版著作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100余篇,其中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s in Agronomy》、《Chemical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等中科院一区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被SCI、EI、SSCI收录200余篇;获批国家专利160件(其中发明专利30件、实用新型专利102件)。
 




自2012年获得硕士授权点以来,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281名,考取博士研究生21名。研究生就业率100%。在校硕士研究生230名(含与空军军医大学联合培养46名),其中学术型181名,专业硕士49名。近年来,硕士研究生主持延安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40余项;参与科研课题100余项;发表论文340余篇,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Sustainability》、《生态学报》 等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国家专利授权10件,其中发明专利5件。在各级各类大赛中获奖80余项,其中,学院独立组队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主办的国际基因工程机械大赛(简称iGEM)银奖1项;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国家级铜奖、陕西省级金奖各1项,银奖5项;陕西省研究生创新教育成果展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延安市、榆林市“创新创业创意”大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26项。2019年、2021年、2022年学院三次被评为延安大学考博优胜单位。
2.奖助体系
(1)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获奖者奖励20000元。
(2)学校设有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学年6000元,除有固定工资收入者外都可获得。
(3)学校设有学业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10000元,二等学业奖学金6000元,三等学业奖学金3000元。我校新生学业奖学金覆盖面为80%。
(4)学校设有研究生“三助一辅”岗位津贴,受聘者每月津贴500—1000元。
(5)学校设有“宝钢”奖学金,宝钢优秀学生奖10000元、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20000元。
(6)学校设有研究生创新基金。
(7)学校设有研究生个性化培养经费。
3.招生计划
学院2023年拟计划招生88人(具体以当年下达招生计划数执行),全日制学术学位62人,其中生态学27人,生物学35人(含与空军军医大学联合培养15人);全日制专业学位26人,其中学科教学(生物)16人,生物与医药10人。
4.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招收条件:
(1)符合《延安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报考条件。
(2)获得所在本科院校推荐免试资格,占所在学校推免计划。
(3)思想品德合格,无违纪、考试作弊和学术不端行为记录。
招收流程:
(1)已获推免资格考生须登录https://yz.chsi.com.cn/tm(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注册、缴费,对我院相关专业提出申请,接收复试通知、参加复试、接收待录取通知以及录取公示。
(2)各环节具体时间请及时关注研招网和我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网通知,复试时间以我校研究生院公布的信息为准。
(3)按照学校招生政策,录取为我院的推免生全部可申请“三助一辅”岗位,一年级可优先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同时可参加学校和学院设置的其它奖助学金评选。申请者须保证所提供信息和材料的真实性。如不属实,将被取消录取资格,并通报申请者所在学校,已入校的将被取消学籍。
5.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 011 生命科学学院 注:导师带*为外聘 | 
| 071000 生物学(全日制)(拟计划招收35人,含与空军军医大学联合培养招生15人。)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 复试科目:F34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 
| ②201英语一 | 
| ③719生物化学(生物学) | 
| ④824普通生物学 | 
| 01微生物学 | 邓振山 教  授 | 
 | 说明:本一级学科接受生物类、医学、药学、农学、化工、食品、林学类相关专业本科及同等学力考生报考。鼓励生物相关交叉学科考生报考。     | 
| 高小朋 教  授 | 
| 林金水 副教授 | 
| 成娟丽 副教授 | 
| 徐成楠 副教授 | 
| 贺晓龙 高级实验师 | 
| 赵瑞华 博  士 | 
| 刘月芹 博  士 | 
| 刘  博 博  士 | 
| 柳晓东 博  士 | 
| 李  春 教  授* | 
| 赵  妍 博  士* | 
| 李俊志 研究员* | 
| 02 遗传学 | 陈国梁 教  授 | 
 | 
| 王延峰 教  授 | 
| 孙志宏 教  授 | 
| 高小朋 教  授 | 
| 齐向英 副教授 | 
| 成娟丽 副教授 | 
| 周衍衡 副教授 | 
| 王晓涧 副教授 | 
| 赵继荣 副教授 | 
| 白朕卿 副教授 | 
| 贺晓龙 高级实验师 | 
| 栗现芳 博  士 | 
| 刘广平 博  士 | 
| 曹永策 博  士 | 
| 符勇耀 副教授* | 
| 03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张向前 教  授 | 
 | 
| 王延峰 教  授 | 
| 陈国梁 教  授 | 
| 白占涛 教  授 | 
| 刘  霞 教  授 | 
| 孙志宏 教  授 | 
| 阎  岩 研究员 | 
| 林金水 副教授 | 
| 王晓涧 副教授 | 
| 齐向英 副教授 | 
| 赵继荣 副教授 | 
| 白朕卿 副教授 | 
| 徐成楠 副教授 | 
| 栗现芳 博  士 | 
| 赵瑞华 博  士 | 
| 曹永策 博  士 | 
| 毛仁俊 博  士 | 
| 孙会茹 博  士 | 
| 李  爽 博  士 | 
| 程国亭 博  士 | 
| 04 细胞生物学 | 白占涛 教  授 | 
 | 
| 刘  霞 教  授 | 
| 周衍衡 副教授 | 
| 杨  亮 副教授 | 
| 杨清湖 副教授 | 
| 刘广平 博  士 | 
| 姜  鸣 博  士 | 
| 庆  宏 教  授* | 
| 吉永华 教  授* | 
| 刘  通 教  授* | 
| 罗  层 教  授* | 
| 邓玉林 教  授* | 
| 05 神经生物学 | 白占涛 教  授 | 
 | 
| 杨  亮 副教授 | 
| 杨清湖 副教授 | 
| 姜  鸣 博  士 | 
| 刘  通 教  授* | 
| 庆  宏 教  授* | 
| 罗  层 教  授* | 
| 06 微生物学(与军医大联培) | 联合培养导师组 | 
 | 
| 07 遗传学(与军医大联培) | 联合培养导师组 | 
| 08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与军医大联培) | 联合培养导师组 | 
| 09 神经生物学(与军医大联培) | 联合培养导师组 | 
| 10 细胞生物学(与军医大联培) | 联合培养导师组 | 
| 071300 生态学(全日制) (拟计划招收27人)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 复试科目:F35生物综合(动植物学) | 
| ②201英语一 | 
| ③718生态学 | 
| ④824普通生物学 | 
| 01 动物生态学 | 王文强 教  授 | 
 | 说明:本一级学科接受生物学、生态学、林学、农学、土壤学、资源环境、地理学等相关专业应往届本科毕业生报考。 | 
| 刘长海 教  授 | 
| 雷  忻 教  授 | 
| 徐世才 教  授 | 
| 苑彩霞 副教授 | 
| 李广伟 副教授 | 
| 陈秀琳 博  士 | 
| 罗  坤 博  士 | 
| 李伯辽 博  士 | 
| 朱梦炎 博  士 | 
| 02 植物生态学 | 王秀康 教  授 | 
 | 
| 赵满兴 教  授 | 
| 冯晓东 副教授 | 
| 刘世鹏 副教授 | 
| 李  玲 副教授 | 
| 黑淑梅 副教授 | 
| 张晓曦 副教授 | 
| 吴佳文 副教授 | 
| 张永旺 副教授 | 
| 成玉婷 副教授 | 
| 邢英英 副教授 | 
| 李广伟 副教授 | 
| 陈  浩 博  士 | 
| 何钊全 博  士 | 
| 李江文 博  士 | 
| 刘广全 教  授* | 
| 03 修复生态学 | 雷  忻 教  授 | 
 | 
| 王文强 教  授 | 
| 刘长海 教  授 | 
| 王秀康 教  授 | 
| 李  玲 副教授 | 
| 冯晓东 副教授 | 
| 刘世鹏 副教授 | 
| 黑淑梅 副教授 | 
| 吴佳文 副教授 | 
| 邓  健 副教授 | 
| 张晓曦 副教授 | 
| 张永旺 副教授 | 
| 艾  宁 副教授 | 
| 姜文婷 博  士 | 
| 南国卫 博  士 | 
| 陈浩 博  士 | 
| 何钊全 博  士 | 
| 刘广全 教  授* | 
| 吕一河 研究员* | 
| 王  伟 教  授* | 
| 04 黄土高原生态学 | 赵满兴 教  授 | 
 | 
| 邓  健 副教授 | 
| 艾  宁 副教授 | 
| 李江文 博  士 | 
| 姜文婷 博  士 | 
| 南国卫 博  士 | 
| 045107 学科教学(生物) (专业学位)(全日制)                        (拟计划招收16人)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 复试科目:F36中学生物新课程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 
| ②204英语二 | 
| ③333教育综合 | 
| ④838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 
|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 冯晓东 副教授 | 
 | 
 | 
| 孙志宏 教  授 | 
| 张向前 教  授 | 
| 徐世才 教  授 | 
| 陈国梁 教  授 | 
| 邓振山 教  授 | 
| 雷  忻 教  授 | 
| 高小朋 教  授 | 
| 齐向英 副教授 | 
| 王晓涧 副教授 | 
| 刘世鹏 副教授 | 
| 肖邦国 正高级教师* | 
| 党全明 正高级教师* | 
| 王  澜 高级教师* | 
| 雷  超 高级教师* | 
| 086000 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全日制) (拟计划招收10人)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 复试科目:F37微生物学 | 
| ②204英语二 | 
| ③338生物化学 | 
| ④839细胞生物学 | 
| 01 生物技术与工程 | 王延峰 教  授 | 
 | 说明:本一级学科接收生物类、医学、药学、农学、化工、食品、林学类相关专业本科及同等学力考生报考。鼓励生物相关交叉学科考生报考。 | 
| 白占涛 教  授 | 
| 邓振山 教  授 | 
| 高小朋 教  授 | 
| 林金水 副教授 | 
| 王晓涧 副教授 | 
| 赵继荣 副教授 | 
| 杨清湖 副教授 | 
| 贺晓龙 高级实验师 | 
| 刘  博 博  士 | 
| 曹  朵 博  士 | 
| 谭  淼 高级工程师* | 
| 魏志璋 高级工程师* | 
| 王汉裕 高级工程师* | 
| 李俊志 研究员* | 
| 02 制药工程 | 白占涛 教  授 | 
| 刘  霞 教  授 | 
| 杨  亮 副教授 | 
| 刘月芹 博  士 | 
| 姜  鸣 博  士 | 
| 谭  淼 高级工程师* | 
| 许  刚 主管药师* | 
| 刘启明 高级工程师* | 
6.联系方式
学院网址:https://smkxy.yau.edu.cn/
学院地址: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圣地路580号延安大学特立楼
邮政编码:716000
联系人:陈老师(电话13636728860) 朱老师(电话18220104099)
邮箱:zhumengyan@y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