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公布。继2011年首获资助后,我院白占涛博士团队喜获第二项面上项目的立项资助,标志着该团队顺利接轨生物医药国家战略需求梯队。
白占涛博士项目团队核心成员主要包括刘霞博士、孙志宏教授、周衍衡博士及硕士研究生。该团队主要从事资源药物学研究,重点聚焦陕北高原富产之东亚钳蝎毒素多肽的靶向离子通道生理、药理、病理机制研究。历经10余年的沉淀积累,尤其在蝎毒素多肽的靶向离子通道选择性、致痛与镇痛等领域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尊重。
2011年立项的“脊髓胶质缝隙连接通讯介导病理性镜像痛敏的作用及机制(81171038)”,获四年期58万元资助,重点探索脊髓胶质细胞缝隙连接通道蛋白介导病理性镜像痛敏的亚型相关性表达、信号通路调制机制,项目运行进展顺利。
2014年立项的“钠通道β亚基介导镜像痛敏的Tenascins调控机制(81470051)”,获2年期小额30万元资助。重点探索不同的钠通道亚型-β亚基-Tenascins在镜像痛敏发生、发展和维持中的动态表达变化特征与亚型相关性的分子组合调控机制,以丰富内源性胞外基质调控疼痛相关钠通道机制的新理解,拟为助推钠通道亚型相关疼痛机制、疼痛诊治新策略创新知识体系的构建和镇痛新药物的研发,提供可靠的科学和实验依据。
同时,项目团队特别注重成果转化应用,与榆林市开源蝎与蝎毒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榆林市、绥德县政府共同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重点开展蝎与蝎毒产业相关的产品研发、项目攻关、成果推广示范,为我校新时期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引领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