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通知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科学研究 | 实验中心 | 党团工作 | 学生工作 | 成人教育 
 
   
 
服务地方
 研究机构 
 科研团队 
 科研成果 
 科研项目 
 交流合作 
 下载专区 
 
 
服务地方
当前位置: 首页>>科学研究>>交流合作>>服务地方>>正文
我院科技服务队助力乡村振兴走稳、走深
2023年06月16日  

撰稿:姜文婷 核稿:陈国梁

小满时节,在延安市一望无际的苹果园里,果树枝头挂满了拇指大小的青色幼果,沉甸甸、长势喜人。果农们正在抢抓农时,进行疏果、套袋等田间果树管理工作,呈现出一派干劲十足、又是一年盼丰收的农忙景象。

地头上,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南沟乡村产业振兴科技服务队成员徐成楠副教授正在仔细地给果农们现场讲解苹果套袋注意事项。“套袋时要袋口朝下、袋底朝上,便于热空气由通气孔排出,……”,徐成楠介绍并示范着。在保证适宜结果量的前提下,科学疏果、提高套袋质量是苹果夏季管理的关键环节,不仅能够减少果实病虫害,还能够减少农药残留,但会大量增加管理成本。为攻克此问题,徐成楠团队正在围绕延安山地苹果新型矮砧密植园开展果园免套袋病虫防治试验,率先在南沟村开展了苹果无袋栽培,节约了大量的苹果套袋成本。

当前正是果树生长、幼果膨大的关键时期,也是水肥需求旺期、苹果树病虫害集中发生期,为切实提高果农科学化管理果园水平,进一步夯实延安群众增收基础,生命科学学院一大批科技服务队成员正奔波在苹果种植一线,践行着“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校训,为乡村产业振兴加油、助力。

陕北地区土壤肥力匮乏、春夏干旱缺水是制约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对延安苹果产业健康发展的限制尤为突出。科技服务队成员王秀康教授、张永旺副教授、马吉福副教授针对延安农业土壤肥力质量低下等问题,开展了连续7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提出了“前期绿肥翻压培肥、后期有机复混配施”的改良路径,研发了兼具地力提升和病虫害防治效果的生态环保型土壤改良菌剂;针对农业生产用水与果树养分需求限制问题,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发现了春夏干旱缺水季节苹果树根区土壤水分养分的动态变化规律,优化了灌溉施肥方案、实施了以滴灌等高效节水为主要形式的水肥协同高效利用模式,并对当地果农进行了多次技术培训。在服务队的指导下,南沟村苹果园第一年挂果平均亩产量达到1400斤,2022年苹果亩产量达到了3000余斤。“这个科技服务队给我们指导可多了,可有作用啦!”,南沟村干部张润生说。

科技服务队成员赵继荣副教授通过多次调研发现技术层次低、病害严重也是制约南沟村苹果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地上+地下”一体化的绿色防控体系,并结合有机肥靠前施用提高树势及树体结果能力,先后邀请国内外顶尖专家对南沟村干部及果农400多人次进行了现场技术指导。此外,科技服务队成员林金水副教授主导研制出了用于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ZH-356生防菌制剂并在南沟村建立了生防菌剂的田间药效试验与示范基地,其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化学农药甲基硫菌灵。

“对于涉农的专业来讲,只有把实验室的研究搬到田间地头去试用、验证,才能得到农户的认可;涉农博士也只有两腿沾沾泥、双手沾沾土,才能从实践中更好地发现、凝练科学问题,做出解决国家需求的高质量研究成果。”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陈国梁副院长介绍,依托研究优势与学科专长,学院组建了南沟、文安驿等多个乡村产业振兴科技服务队,针对区域农业生产现状,创新苹果、小杂粮、食用菌及文农旅融合的产业发展模式,深入推进延安地区科技创新发展、推动革命老区乡村产业持续振兴。

延安是全国集中连片规模最大、气候条件最好的苹果优势产区之一,目前已经栽植苹果面积331万亩,年产苹果400余万吨,面积和产量分别占据陕西省的1/3、全国的1/9。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沟村考察时,指出陕北大力发展苹果种植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这是最好的、最合适的产业,大有前途。

如今的南沟村,以苹果产业为主导,带动发展了有温室大棚、光伏发电、观光旅游、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等多种农文旅结合发展模式,既满足了村民家门口就业的需求,也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2022年,南沟村集体经济产值达到542.4万元,纯收入55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00元;这离不开以延安大学生科院科技服务队为代表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支持。”南沟村驻村干部张光红说。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依托科技力量让乡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依靠更多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促使产业优势更加明显,我校生命科学学院乡村振兴科技服务队将不断助力乡村振兴持续走稳、走深。


关闭窗口
 
 

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地址:延安大学特立楼、代贤楼
电话:0911-2332030  邮编:716000